路加福音

主要的话——耶稣基督是人

5、十字架的揭示(9:18-13:21)

加增反对

12:22耶稣又对门徒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23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24你想乌鸦:也不种,也不收,又没有仓,又没有库, 神尚且养活它。你们比飞鸟是何等地贵重呢!25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26这***小的事,你们尚且不能作,为什么还忧虑其余的事呢?27你想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28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 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29你们不要求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挂心。30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必须用这些东西,你们的父是知道的。31你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32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33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34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哪里。



您的位置:首页 > 神学建设 > 新约神学简介 第二节 雅各的信息:知行合一
新约神学简介 第二节 雅各的信息:知行合一

新约神学简介 第二节 雅各的信息:知行合一
2012-7-24 10:10:19 | 阅读:370 | 作者:admin

 雅各书本身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它成书的日期,即使它不是写于四十年代,也可能是在五十年代,4对象则显然是巴勒斯坦犹太教会的信徒。

    学者们研究雅各书时,经常发现书中有许多话与马太福音中耶稣基督的教训内容类似,而用字不同。有人认为雅各的话与登山宝训类似的有下列各点:5

      雅各书            内容                    马太福音

      一2             试炼中的喜乐              五10至12

      一4             要完全                    五48

      一5             求好的东西                七7起

      一20            勿发怒                    五22

      一22            要听而行                  七24起

      二10            要守全律法,              五19

      二13            怜悯人的福气              五7

      三18            使人和睦的福气            五9

      四4             与世俗为友                六24

      四10            谦卑的福气                五5

      四11、  12      不要论断                  七1至5

      五2起           蛀虫与生锈损坏钱财        六19

      五10             以先知为例                五12

      五12             勿起誓                    五33至37

    雅各所关心的,很明显的是基督徒生活的问题。他书中有两句常被人引用的话都与这主题有关:「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一22)「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二17)上一段我们已指出,一章二十二节的话事实上是与耶稣基督的劝告一样;然而,二章十七节是否与保罗因信称义的教训冲突呢?关于保罗的教训,我们在第三章会加以讨论,在这里,我们只需注意雅各书的教训。首先,我们应注意,虽然雅各在二章二十五节说***女喇合是「因行为称义」,他事实上是在说喇合与亚伯拉罕一样,「称义是因为行为,不是单因着信」(二十四节),而二十四节这句话的意思,在二十二节又以另一方式表达:「信心是与他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把这几节所说的话排列出来,我们便会更清楚:

    二十一节    亚伯拉罕因行为称义。

    二十二节    信心行为并行,行为成全信心。

      二十四节    称义因行为,不单因着信。

      二十五节    喇合因行为称义。

换言之,雅各所强调的因行为称义,事实上不是否定信心的地位。

    其次,在二章十四至二十节,雅各所说的信心有几个特点。******、十五至十六节所举的例中,「信心」等于「口头的祝福」而没有实际的行动;第二、在十八节中,「信心」等于「内心的意念」,「行为」等于行动的证明;第三、十九节所说「鬼魔也信」实际上是说鬼魔也知道与承认。换言之,雅各书中所说的信心,是一种没有行动配合的理智与口头上的信仰。当他反对这种信仰时,事实上他是在重复******章所强调行道与听道的配合:「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一23至24)在第三及第三章中,我们将会看到保罗与约翰也同样反对这种肤浅而表面的信心」:死的正统信仰!

    在雅各书中我们亦常看到他强调「律法」(一25,二12  )。但是,他所说的律法事实上是神所启示的原则(二10至11),在这律法中包括了怜悯(二13),律法的本意是「要爱人如己」(二8),因此,雅各书中真正的敬虔,「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一27)。这也就是他两次说律法是「使人自由的律法」(一25,12)的基本原因了。在这一点,我们事实上又是看到他与旧约的先知们及耶稣基督有一样的精神。

   「勒住舌头」、「怜悯」、「不沾世俗」是雅各书中给信徒实际生活的三个基本原则(一26至27)。「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一26)这句话的意思,雅各在三章一至十二节为我们进一步地说明了:要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二节),不要用舌头咒诅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第九节),而***严重的,便是那些作师傅而又在舌头上犯罪的人,因为晓我们要受更重的审判。」(******节)这是一种知行不一的表现。

    有关「怜悯」的问题是在两个实际的生活事例中表达出来。******个实际的考验是教会对待富豪与穷人的态度。倘若他们因着钱财与衣着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便证明教会没有真正了解救恩的原则:神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二5)。他们是违犯了律法中怜悯人的教训(二13)。同样,怜悯的考验,是在于教会信徒能否「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一27)。除了为缺衣缺食的弟兄姐妹祝福与祷告之外,也应「给他们身体所需的」,否则,这是另一种知行不一致的表现。

    世俗的危机也在两方面表现出来。******种表现是因追求物质的享受而争竞,忘记贫穷人,甚至欺压穷人。这种表现是「心怀二意」(四8),也忘记「主来的日子近了」(五8);在那日有苦难(五1),是愁苦、悲哀、哭泣的日子(四9),也是「宰杀的日子」(五5)。另一种表现,是「张狂夸口」(四16)为自己筹划,而且以为生命与将来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在这种世俗的自持的反面,雅各书强调信心。这信心在雅各的教训中有两个特征,******是经得起试炼,特别是在世上境遇的变化中,学习忍耐的功课(一2至18,五7至11);第二是信心的祷告,特别是为患病的弟兄祷告(五13至20)。

 

讨论问题:

一、有人说信主的******步是信耶稣是救主,第二步才是信耶稣是主。这说法对吗?在实际生活上,「信耶稣是救主」与「信耶稣是主」到底会有甚么差别?

二、雅各书所说的敬虔,与你自己的属灵观念有何异同?

 

注解

1.关于复活的问题,可参C. E.   Ladd,  I  Believe  in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Grand Rapids,1975)。

2.C. H. Dodd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s(Chiago,1936),pp. 21——24。

3.R.H.Mounce,The  Essential Nature of New  Testament Preaching(Grand Rapids,1960),pp. 60-87。

4.A. F.J.Klij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Leiden,1967),pp.  149ff·

5.D.Guthrie,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3rd.ed,Downers Grove,1970),p.743。